1.口腔内的禁忌症可摘可摘种植义齿固定位固定位适应人群及禁忌人群?
①不正常的咬颌关系:一般情况下咬合及颌间关系异常,不宜做种植修复,除非可同时矫正异常的颌间及咬合关系。
②局部牙槽骨有病理性改变:如残根、异物、肉芽肿、囊肿以及炎症反应,消除上述病理性改变因素后可再考虑种植修复。
③经过放射治疗的颌骨。
④口腔黏膜病变:白斑、红斑、扁平苔癣及其他系统性病变所伴发的口炎或口干综合征。
⑤进展性牙周炎的患者。
⑥张口受限的患者。
2.临时禁忌症
①急性炎症或感染;
②怀孕期;
③服用某些药物期间:如抗凝血剂、免役抑制剂。
3.全身禁忌症
①全身营养状况过差;
②免疫内分泌性疾病:糖尿病、类风湿、舍格林综合征;
③血液病:白血病或其他出血性疾患;
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先心病;
⑤骨代谢性疾病:如软骨病、形性骨炎;
⑥种植牙齿有可能成为感染病灶者:有菌性心内膜炎病史者、心血管移植者;
⑦精神及神经疾患不能与医生合作者。
1.局部禁忌症:
(1)牙槽骨存在病理性改变,如残根、异物、肉芽肿、囊肿以及炎症反应者,应在消除上述病理性改变后再行种植。
种植牙(牙齿)是由种植体和种植体支持的上部结构组成的特殊修复体。种植体是人工材料做,经牙槽外科手术植入颌骨内,起牙根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3-6个月),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发生骨结合,然后利用种植牙根做支持,在其上方安装人工牙冠,达到恢复缺失牙、恢复咀嚼功能的作用。
2、种植牙优点与不足
种植技术是目前成熟的治疗修复牙齿缺失的先进手段。与以往修复方法比较具有以下有点:
1.牙槽骨支持,固位稳定,基本恢复原自然牙的功能;
2.不损伤临近牙齿,避免临近牙齿咬合力负担过重;
3.修复时间长,只要有良好的骨结合,就可以长期使用;
4.不对牙槽骨吸收产生持久影响;
5.美容效果,对前牙缺失者进行种植牙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美容效果;
6.可以解决游离端缺牙修复困难的难题。
7.可以整复牙颌部大面积组织缺损畸形;
1、按植入部位及手术方式分类
1.骨膜下种植
2.骨内种植
3.穿下颌种植
4.下颌升支种植
5.牙内骨内种植
2、按种植时机分类
1.即刻种植:是指牙齿拔除后,立即将种植体植入牙槽窝。
2.延期种植:是指拔牙后三个月、待拔牙创口愈合,牙槽骨吸收稳定后作牙种植手术。
3、按手术次数及种植体结构分类
1.一段式种植:通过手术将体、颈、基桩为一体的种植体(一段式种植体)一次植入骨内,这种方法植入后基桩暴露于口腔内,在骨组织的愈合阶段受到一定的功能负荷和口腔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利于骨组织的愈合。
2.二段式非埋植型种植:只通过一次手术将可拆卸基桩的种植体(二段式种植体)植入组织内的方法称为二段式非埋植型种植。待骨愈合结束后,将基桩与种植体相连,不需要第二次手术即可进行种植牙齿修复。
3.二段式埋植型种植(二次性种植):分二次进行手术,第一次将种植体植入使其在黏膜下愈合,待骨组织愈合后,再行第二次手术将基桩与种植体体部相连。
4、按固位方式分类
1.固定式种植牙齿:是借助粘固剂或固定螺丝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基桩上。该牙齿戴入后,患者不能自行取戴。可分为
①桩外粘固种植牙齿
②基桩内粘固种植牙齿③可拆卸式种植牙齿
2.可摘式种植牙齿:是依靠基桩、牙槽嵴和黏膜共同支持的局部或全颌覆盖牙齿。
5、按缺牙数目和修复方式分类
1.单个牙种植牙齿-种植单冠
2.多个牙种植牙齿-
个别牙缺失的患者,缺失牙区种植床颌骨骨质正常,有充足的附着龈,无对牙合牙伸长,邻牙牙周健康,缺牙间隙正常。
通过手术直接植入颌骨内。周围牙龈痊愈后,还需要进行后续手术将支撑物与原来的植体结合起来。最后,可在植体上安装牙齿,或者是在牙桥上安装一排牙齿或是全副牙齿。(编辑3001)